首页

上官娴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3:07:49 作者:科技赋能助丰收 全国麦收由南到北有序推进 浏览量:37646

  眼下,麦收工作由南到北有序推进。各地抢抓时机,科技助力,夯实夏粮丰收基础。

  西南麦区小麦收割接近尾声。云南全省小麦收获已过九成,在曲靖师宗县的小麦单产提升示范片区,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。当地主推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,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。今年,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.6%。四川全省小麦收割超837万亩,预计月底基本完成收割工作。在绵阳三台县小麦种植基地,针对丘陵地区设计的收割机,带有自动水平功能,能够保证小麦能从根部收割完整,小麦收割率可达97%以上。

 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收割加速推进。湖北今年种植小麦1500多万亩。在钟祥,搭载着北斗卫星导航的收割机能够精准高效完成收割、脱粒全流程,收割后的小麦可以直接装车转运至农事服务中心烘干。当地通过搭建“共享农机”平台,农户只需要通过手机,即可预约收割、烘干、仓储等农事服务。安徽全省小麦收获进度已超过40%,安庆桐城协调300多台收割机参与麦收,机收率超过98%。

  华北和黄淮海麦区小麦陆续开镰。江苏3600多万亩小麦开始收割。在宿迁泗阳县的万亩麦田里,联合收割机正抓紧作业。当地通过强化田间管理、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等举措,助力小麦产量增长。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约8500万亩,目前收获已超3200万亩。在南阳镇平县,联合收割机实现收割、秸秆粉碎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,大大提高作业效率。今年,当地通过网站、合作社等及时发布小麦种植面积、适收期等信息,开辟跨区作业农机绿色通道,引导农机手有序流动,确保小麦颗粒归仓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新西兰企业家谈新中关系:人文交流越频繁,合作机遇越丰富 | 世界观

智慧农机装备展区是今年主会场的一大特色。据悉,广州今年6月印发《广州市推动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》,此次主会场和各涉农区分会场皆设有农机补贴现场办理展位,开展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宣传推介,方便农户办理农机报废补贴意向登记,后续由所属区农机管理部门跟进办理。

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典型执法案例(非煤矿山)

和平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为期两周的时间里,系列活动还将走进社区与校园,开展中华文化艺术展演、传承实践活动,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,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凝聚广泛共识,汇聚强大力量。(完)

受贿1.08亿余元!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如桂一审被判无期

发言人表示,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,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核武器,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,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。美国拥有世界最大、最先进核武库,却顽固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,为别国量身定制核威慑,投入巨资升级“三位一体”核力量,在军控领域大肆毁约退群,强化北约核联盟,扩大与盟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合作。国际社会有理由对此感到严重关切。

“上海价格”登场全球产业链 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

中国联合法国相关博物馆举办“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与数字保护探索”线上研讨会,共同探索法藏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新方向、新模式、新方案。

仁爱礁见闻:菲律宾“坐滩”军舰制造“生态之殇”

着力“强基础、攻关键”,支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。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,优先予以保障。2024年,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达到3708亿元,增长10%。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、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,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;支持布局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,全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和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发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